《怀念母亲》教案

时间:2024-09-04 17:07:13
《怀念母亲》教案范文汇编6篇

《怀念母亲》教案范文汇编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怀念母亲》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怀念母亲》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真挚、避免等词语。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3、感情朗读。

4、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文章《永久的悔》,《我的中国心》的歌碟。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母亲都是世上最伟大的人,你们爱你们的母亲吗?你们知道失去母亲的滋味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

怀念母亲。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2、再读课文,想想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谁?

(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

3、你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4、小组交流、汇报。师生总结。

体会到了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深深的爱与怀念。

对祖国母亲: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国了。一想到我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就心潮腾涌,惶惶不可终日,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三、默读课文,勾出生字词

1、通过词典理解。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准备与同学讨论。

2、与同学交流不懂的地方。

四、朗读课文,用横线勾出关键词句,加深体会

1、找出写怀念生母的句子,反复读,想想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关键的词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的?

(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如今到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 )

(生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泪流不止、频来入梦等词体会到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失去母亲的悲痛等。其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寝不安席,频来入梦的意思,结合对《永久的悔》的阅读,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生母的敬意和真挚的情感。为理解对祖国母亲的情感作好铺垫。)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交流放在下一课时)

四、朗读全文,师生小结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品评同学的朗读

二、(接第一课时)继续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

1、重点体会以下三个句子:

⑴ 出示第一句: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想想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

(常常进入梦乡或梦境。)

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第一次离开祖国,我热爱祖国。)

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作者有一颗爱国心。强烈的思国情。)

请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⑵ 出示第二句: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呢?

(因为我深爱故乡、深爱老朋友,虽然我身在异国他乡,暂时不能与他们见面,但他们在我的心中永远都是美好的,所以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从这句话,我们能感受到什么?(作者认为故乡、朋友都是最可亲、可敬的,在心目中,不管身处何地,他们都是美好的,令人回味的。足以看出他的思乡情、爱国情。)

有感情地朗读。

⑶ 出示第三句: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细读怀念祖国母亲的句子,体会爱国情感。

2、自由读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谈。(只要不偏离主题。)

有感情地读。

3、从其他几个句子,你又感悟到什么呢?

教学说明:此部分教学,不拘泥于一句一句地讲解过程,均由学生自己找出句子,不分先后秩序,学生找到的句子老师与学生共同朗读、共同讨论,得出祖国母亲与自己生母一般,让作者思念,作者那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跃然纸上,同时通过文字也传递给了我们。教师应多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及抓住句子关键词语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了解除武装句子的意思。

4、齐读这些句子,想想它们都让你体会到什么?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读表达出来。

三、读文体会表达特点,有机拓展

1、通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的写法与其他的文章有些什么不同。

(如 摘录日记,摘录文章来表达思想感情等。)

2、读文拓展,想象习作:

《寻梦》的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都有(见课文),你能想象这篇文章的中间写了些什么吗?学生想象,再写一写。

3、学生交流习作片段,交流习作感受。

四、听音乐读诗歌,升华情感,结束教学

1、在1984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我的中国心》吧!

2、朗诵文后诗歌《我的中国心》。

3、唱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4、总结:

这首歌唱出了所有海外游子的心声,虽然他们常年漂泊在外,可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板书设计】

……此处隐藏3948个字……清课文内容。

2. 感受作者对亲生母亲的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提起季羡林,大家并不陌生,五年级的时候曾学过他的两篇文章,大家还记得吗?(《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季羡林爷爷写的文章,叫做《怀念母亲》。怀念就是思念、想念的意思,作者在文中写了些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探个究竟。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接下去给点时间你们自由朗读,要求做到读得准确、读得通顺,边读边感悟。

⑴准、顺 ⑵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2.要想读好课文,首先要过生字词关。老师来看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如何。(出示生词)

挚 寝 频 朦胧 凄 斑 篇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纠正错误;指导正确书写,“朦”“胧”“凄”“频”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朦”“胧”“凄”左窄右宽,“频”左右相等,尤要注意“朦”、“频”,切勿少写多加,要注意区别。)

3.把它们放到词语中你们还会读吗?(出示词语)

真挚寝不安席频来入梦朦胧凄凉可见一斑 一篇散文弃养沮丧心潮腾涌(采用小组朗读、个别朗读的方式,纠正错误)

4.这些词语的意思我们都要知道,待会我们再一起在具体的句子中理解它们。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来生字词难不倒我们同学,接下去老师要考考你们大家有没有读懂课文了。从课题来看,这是一篇抒发怀念、思念之情的文章,怀念的对象是母亲,那么这个母亲仅仅是我们平常意义上说的母亲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来告诉老师。

(请同学举手回答,这个问题设计意在让学生立足第一段)

明确:双重含义:亲生母亲、祖国母亲。

2.作者对母亲有着怎样的感情?

(请同学举手回答,这个问题答案同样在第一段)

明确: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3.同学们有没有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这样浓浓的爱与怀念?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找一找看看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两个母亲的深切感情。先来找找怀念亲生母亲的句子吧,用横线划出你找的句子,并注意边找边感悟。

4.交流反馈,教师总结并及时板书。

怀念亲生母亲:

⑴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⑵如今到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⑶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

5.再来找找怀念祖国母亲的句子。

怀念祖国母亲:

⑴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⑵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⑶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

⑷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国了。

⑸一想到我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就心潮腾涌,惶惶不可终日,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

⑹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⑺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6.同学们找出来许多怀念祖国母亲的句子,这也是作者和我们常人想得不一样的地方。作者从什么时候开始特别怀念祖国的?

(立足第三段)

明确并引导:到德国留学后(国外)引导 怀念两个母亲

(国内) 引导 怀念亲生母亲

7.梳理文章两大块内容

⑴国内:思念亲生母亲

⑵国外:思念两个母亲

回归课文: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四、回顾生母,感受敬慕

1.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对生母的怀念。(此块内容着重结合对《永久的悔》的阅读,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生母的敬意和真挚的情感,为理解对祖国母亲的情感作好铺垫。)

2.谈感受,质疑。

3.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引导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终天之悔、泪流不止、频来入梦等词体会到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失去母亲的悲痛。

4.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会如此痛苦?同学们能理解吗?

(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举手发言)

教师总结:这得从季羡林和母亲的关系说起。

⑴感情好,母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照顾。

补充资料:幼年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和母亲形影不离。母亲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母亲到地里摘绿豆荚,我便跟到地里,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不停地问这问那。捉到一只蚱蜢,我一定要拿给母亲看一看。棒子上长了乌霉,我一定要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总是一边摘着豆荚一边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她总是把家中罕见的白面饼子给我吃,而自己一生都以难以下咽的高粱饼子为伴。

⑵相处时间不多。见原文中“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

⑶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愿望”是什么?

出示资料: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

②真正让作者遗憾和痛恨的是什么?

明确:无法尽孝,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出示资料: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③你如何理解“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这句话?

明确:抓住依靠、精神支柱去感受

5.结合资料,再谈谈自己对作者所流露出的感情的理解和感受。

6.再读整段话。

板书设计

怀念母亲

痛哭 食不下咽 寝不安席 终天之恨 泪流不止

亲生母亲 频来入梦

(崇高的敬意 真想哭

真挚的爱慕)

频来入梦

凄凉 甜蜜

祖国母亲 不能忍耐

思潮起伏 想起故国

心潮腾涌 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

《《怀念母亲》教案范文汇编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