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单元练习课》

时间:2025-04-24 11:34:08
二年级数学教案:《单元练习课》

二年级数学教案:《单元练习课》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教案:《单元练习课》,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数学教案:《单元练习课》1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连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加减、连减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1.口算:

78-1745+5471-3435+24

6l-4529+5629+4191-45

2.补充问题后,再列式计算。

(1)有20个乒乓球,17个小皮球,_____________?

(2)飞机上有儿童和大人一共57名,其中大人38名,____________?

(3)小明用了5张电脑磁盘,还剩下19张,____________?

3.妈妈买了一些蛋糕,上午小朋友吃了9根,下午来了8个客人,每人吃一根,冰箱里还有21根。妈妈一共买了多少根雪糕?

4.二年3班的小朋友为了迎接新年活动,做了27个红灯笼,18个黄灯笼,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15个,还剩下多少个?

5.幼儿园第一次买来小象洒水壶12个,第二次又买来29个,现在分给17个小朋友去给花浇水,还剩多少个洒水壶没有分?

6.图书馆有故事书54本,第一次借出16本,第二次借出28本,剩下的第三次全部借出。第三次借出多少本?

7.1996年和2000年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奖牌情况如下:

金牌银牌铜牌

1996年162212

2000年281615

(1)1996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2)2000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3)请你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教学反思:

2、乘加、乘减应用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单元练习课》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长度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熟练掌握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2.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知识的技能。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逐渐养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形成能主动研究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具:投影片。

学具:每人准备一件最喜欢的物体。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应用到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用手势表示:1米、1分米、10厘米、1毫米、10毫米......

2.量一量:一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毫米。

3.填空:(投影显示)

(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是,可以用()作单位。

(2)38米+54米=()米

1米-6分米=()分米

570分米-170分米=()分米=()米

1米-85厘米=()厘米

(3)小明身高94厘米,在长()厘米,正好身高1米。

(4)用一根长70厘米的铁丝,做了一个每边长都是15厘米的正方形框架,还剩()厘米。

(5)3只苹果+4只香蕉+1只梨=1090克

3只苹果+4只香蕉+4只梨=1690克

1只梨重()克

(6)先数出5毫米厚度的纸的张数,再算一算。

5厘米厚度的纸约有()张。

20厘米厚度的纸约有()张。

学中做

1.完成练习6的第1题。

2.完成练习6的第2题。

3.完成练习6的第3题。

做中得

完成练习六的实践活动。

二年级数学教案:《单元练习课》3

一、教学内容:

P44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鼓励学生独立测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并进行验证。

三、教具准备:

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相关数学知识

(二)练习

1、完成习题1,习题2

①用手势表示或用语言表示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有多长。

②指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③集体订正,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2、完成习题3

①教师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应该怎样做。

3、实践活动

①教师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自己先估计

③自己测量

④同伴测量

⑤完成后,教师在全班进行交流,比比谁估计准。

(三)小结

学习了本单元的知识后,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单元练习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